不知道還有多少北港人記得,暗街仔裡面那間歷史味濃厚的"暗街宅內"咖啡廳暨民宿?
真的要說的話,我們真的很樂意把他定義為北港地方創生的起萌點。
暗街宅內在開業之後,對當時的北港帶來了許多破圈的想像與許多有夢的青年學子的聚集地。在2017、18年,時常有許多二十幾歲的年青人,會聚在裡面,像是以前廟埕議事的感覺,大家都在講著極為認真的幹話,也在後來,幾個比較常來往、比較神經病的幾個人,開始有了在"在地旅人"的雛型。
民國2009年時,國家規劃設置「地方產業發展基金」,由地方提案,中央補助,促進地方發展,後來又繼續演變成"臺灣智慧城鄉計畫",由「地方開場域、業者來提案、中央助資源」,在2017,2018,陸續見到成果,在這樣的模式下,又產生另一種由下而上的提案計畫,經濟部工業局在「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的經費下,規劃了一個「創業歸故里」的提案架構。鎖定人口外移較為嚴重或希望透過地方創生轉型發展的偏鄉區域,由縣市協助開放場域,鼓勵新創團隊落地實踐智慧應用服務,藉此吸引人才返鄉發展,同時加速智慧城鄉服務普及與創新。
在創業歸故里推出那年,也是"在地旅人"組隊成型的那年,旅人的初成成員有5個人,有高雄人,有在他鄉讀書、工作一段時間才回來,有北港人,有口湖人,有水林人。我們對於在地都很不了解,至少在許多的產地旅光、文化觀光、歷史導覽的項目都不太熟,大家都像是回到雲林的旅人們,因此,取名為"在地旅人"。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面臨了轉型的契機。我們將目光轉向公部門政策企劃與委託標案執行,並與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相結合,成為「地方設計團隊」。我們以深耕在地的經驗與專業,為地方政府提供縣政規劃及執行、政策分析、地方創生、計畫提案評估、企業管理顧問等方面的支持,逐漸成為地方產官學合作的重要角色。
在歷經了四年努力的現在,我們的組織與合作團隊一再的擴張,現在已朝向集團式的合作及經營模式
從在地採研發跡,至今逐漸轉型成在地產官學的合作單位及在地智庫
包含縣政規劃及執行、政策分析、地方創生、計畫提案評估、企業管理顧問、影像製作等團隊
▴ 雲林縣海線青年文化觀光發展協會 ༝ 耘希數位影像設計 ༝ 精璽創新整合行銷 ༝ 百立管理顧問 ༝ 裸珈琲NudeCoffee
那年,真的很感謝創業歸故里這個案源,讓我們一群孩子有機會取得啟動基金,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一磚一瓦的,慢慢拼湊,直到今天,而現在,我們也是繼續當時的初衷,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協助地方發展,不論是在科技導入應用、市場開發、定位,讓大家更多的看到北港、雲林,所以在2022那年,我們才會在公司都還沒有發展成型的情況下,自費五六十萬,做了那些市集、辦了一場跨年、倒數放煙火,就只為了讓大家看到,雲林,也可以很不一樣!
而今天,我們繼續成長,取得國發會的資源,以培育站的角色,將各種我們看到的、知道的、可以協助的,導入北港,分享給大家,有許多事,我們都覺得,由更適合的人來擔任,會比我們一直攬在身上的好,也有許多資源,可以透過我們的協助,讓大家知道,可以繼續去取得更多的資源。就像是「創業歸故里」,或是國發會、或是青發署,或是文化部…或是更多更多。
地方創生就像是教育工程一樣,冗長而緩慢,而且動不動就會遭受質疑,但我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就算生了一個、兩個、還有人生了三個,我們就是一定會繼續待在這裡,跟著這個古老的城鎮繼續走下去。
#踮家 阮踮家,你勒?